涪陵,作为 “世界榨菜之乡”,其榨菜年出口额超 2 亿元,正带着独特的涪陵味道香遍全球。
涪陵榨菜原料为茎瘤芥(俗称青菜头),种植期在 9 月播种、10 月移栽,12 月底开始收砍制作,有丝、片、颗粒、酱等形态,是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更是国民下饭菜、开胃佐餐佳品。
从田间地头到全球餐桌,涪陵榨菜历经收砍、脱水、腌制、发酵、包装等环节。近年来,涪陵区培育出 “涪丰 14”“永安小叶” 等优质良种,保障原料品质。其制作工艺传承百年,又融合现代技术,传统与现代结合确保美味。涪陵现有 40 家榨菜企业,其中 17 家为出口企业。
涪陵榨菜出口历史悠久,清末民初就 “行销至海外”,1940 年销售市场以上海、武汉为中心辐射南北,并出口至中国香港等地。如今,涪陵榨菜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参加国际展会,出口到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全球消费者认可。2024 年,全区出口榨菜产品 2.24 万吨,出口额超 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4.4%、28.1%。
小小一包榨菜,不仅是美食,更是文化传承的使者,承载着中国味道,传递着中华美食文化的魅力。从 1898 年 “诞生”,到 1995 年被命名为 “中国榨菜之乡”,再到如今出口至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涪陵榨菜在岁月中不断发展,还入选了工信部发布的首批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名录,在世界舞台上愈发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