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黑猪海聆Ⅰ号黑猪配套系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通过并进入公示期
发布时间: 2024-09-25 17:58 作者:佚名

近日,海聆Ⅰ号黑猪配套系(涪陵黑猪)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通过并进入公示期。
涪陵黑猪海聆I号黑猪配套系(涪陵黑猪)是由重庆海林生猪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等4家单位,在盆周山地猪基础上,历时10多年培育改良形成的新品系。其产仔数高达12.53头,高于其它“华系猪”平均产仔数10%以上,同时具有抗逆性强、耐粗饲、肉质好等特性。屠宰瘦肉率55.2%,肌内脂肪3.56%,均优于其他地方同类型猪种。
肉质口感滋糯、细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6种风味氨基酸含量达80.8mg/100g,是适合西南地区消费市场需求的鲜食和腌腊加工兼用猪种。
涪陵黑猪肉海聆I号黑猪配套系(涪陵黑猪)作为全国已育成的16个配套系中唯一以地方品种作母系父本的配套系,其培育之路漫长而艰辛,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与努力。主要经过三个阶段:2008至2012年的简单杂交生产与黑猪养殖阶段,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13至2015年的血缘清理、育种素材创制、杂交组群,进一步优化了品种;2016至2022年的配套系世代选育、中试推广阶段,更是让该配套系的性能得到了充分验证。
在今年,海聆I号黑猪配套系(涪陵黑猪)先后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办公室专家组的现场核验及答辩评审,并于9月13日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大会新品种审定,现正在公示,公示期为一个月,即2024年9月14日至2024年10月13日。
海聆I号黑猪配套系(涪陵黑猪)通过畜禽新品种认证,标志着涪陵区畜禽品种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该品种是涪陵区培育的第一个畜禽新品系,同时也是重庆直辖以来,全市培育的第一个黑猪配套系新品系。
这不仅填补了涪陵区畜牧业无培育新品系的空白,也标志着涪陵区对地方资源品种——盆周山地猪的开发利用获得成功,解决了我区打造涪陵黑猪特色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品种的问题,为打造涪陵黑猪特色产业打下良好种源基础。
重庆海林生猪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海聆I号黑猪配套系(涪陵黑猪)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现存栏涪陵黑猪种猪3500余头。2023年出栏涪陵黑猪 6.2万头,产值2.1亿元。精深加工涪陵黑猪肉700吨,产值4000万元,成为了重庆市猪肉市场的重要保供力量。由涪陵黑猪肉加工的“大木山”“海聆业”品牌的午餐肉、腊肉、香肠已远销北上广一线城市,且在重庆市内建有专卖店300余家。重庆海林生猪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海林表示:“我们将秉承绿色生态的经营理念,以‘菜—猪’融合发展模式,努力实现2024年出栏涪陵黑猪10万头,年消纳处理青菜头尾菜5万吨;到2027年,年出栏涪陵黑猪20万头,年消纳处理青菜头尾菜4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20亿元;到2035年,年出栏涪陵黑猪达100万头,年消纳处理青菜头尾菜20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100亿元的发展目标,不断推动涪陵黑猪产业可持续发展。”
(来源:涪陵区融媒体中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