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客服微信:cheqiangwx
首页 > 市场动态 > 涪陵区坚持工业立区、制造强区不动摇

涪陵区坚持工业立区、制造强区不动摇

发布时间: 2024-11-08 09:33

近年来,涪陵区坚持工业立区、制造强区不动摇,大抓工业、大抓制造业,连续三年迭代实施“1+5+4”工业发展行动,围绕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聚力打造“2349”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和产业科创高地。
 
涪陵沿链聚合、集群发展,聚焦强链补链延链,放大六个重点产业优势,实现产业能级迈上新台阶。主导产业方面,涪陵先进材料产业集聚华峰化工、万达薄板、万凯新材料等6家领军(链主)企业,汇集剑涛铝业、大朗冶金新材料、赛特刚玉等77家链上企业,建成全球最大己二酸生产基地、全球单体最大氨纶生产基地。万达薄板、攀华板材入选2023年中国制造业500强,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入选全市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轻量化部件产业方面,加速集聚耀宁科技、青山瑞浦、赣锋锂电三大龙头,关联引入卡涞科技、联洋新材料、幄肯新材料等企业。作为涪陵支柱产业,涪陵建成的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累计产气超660亿立方米、全国第一;培育7款消费品工业“爆品”,一季度赛马比拼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全市区县第二。今年1至6月,榨菜、现代中医药及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精细化工等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分别达31.6亿元、30.6亿元、32.7亿元、59.4亿元。前瞻布局前沿新材料、生物制造、生命科学3大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智能建造关键技术与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及新型储能、数字文创、高端纺织、软件信息服务等6个高成长细分产业,集聚规上工业企业11家。
在涪陵,央企、渝企、民企、外企协同发展,传统产业推陈致新,新兴产业与日俱增,未来产业超前布局……涪陵区深化“四链”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一组数据很具有说服力:2023年,涪陵区工业总产值近2500亿元,位居全市区县第二;工业增加值771亿元,位于全市区县第一,占GDP的47.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位于全市区县第二;实现工业利润总额157.3亿元,居全市区县第二;规上工业产值2470.8亿元、增长6.7%,总量跃居区县第二。今年1-9月,全区351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982亿元、增长8.3%,位于全市第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位于三季度全市赛马比拼A档;工业投资完成233.66亿元、增长16.6%,位于全市第二。
 
一系列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涪陵立足优势,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涪陵区围绕202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000亿元、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再造一个‘涪陵工业’”的目标,稳住工业基本盘,优化园区职能,帮助企业拓市场、找货源、享政策、降成本、保用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全力推动企业产能释放;找准招商突破口,发挥长江水运、地方电网、页岩气源等要素资源优势,积极运用基金招商、产业生态招商、应用场景招商等新模式,大力招引产业链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增强发展后劲;培育发展新动能,强化科创赋能、数字赋能,加快建设华峰低碳研究院等16个企业研发中心,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有效增量”。
未来,涪陵区将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瞄准高科技,追求高效能,迈向高质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中展现大担当、作出大贡献。
APP更快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