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客服微信:cheqiangwx
首页 > 涪陵新闻 > 2023-2024年,涪陵区10个村获评重庆市巴渝和美乡村先行村

2023-2024年,涪陵区10个村获评重庆市巴渝和美乡村先行村

发布时间: 2025-02-15 13:39

image.png

2023-2024 年,涪陵区 10 个村获评重庆市巴渝和美乡村先行村,在产业、生态、治理等多方面积极探索,成效显著。

  1. 大顺镇新兴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率先探索 “三变” 改革试点,创新 “生态 +、生产 +、生活 +” 模式。坚持产业融合,在龙头企业带动下,6000 多亩中药材基地建成田园综合体;坚持改革创新,村集体成立合资公司,2024 年村集体经济收入 316 万元;坚持带农富农,带动 600 余村民就业,2024 年村民人均收入超 2.8 万元;坚持共建共享,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打造院落网格微治理示范。

  2. 江北街道大渡村:获评重庆垃圾分类示范村等。以 “五话” 模式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话德行,评选 “大渡好人” 等,促孝善美;话法纪,普法防诈,案件零发生;话卫生,开展环境提升,评选美丽庭院;话文明,完善村规民约,开展志愿服务;话产业,培育经营主体,发展休闲采摘农业,推动农文旅融合。

  3. 南沱镇睦和村:获评全国文明村等。以 “四主抓” 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主抓党建统领,将产业发展等与党日活动结合;主抓特色水果产业,建成四季果园,果园面积 2600 亩,总产值超 2080 万元;主抓全产业链延伸,推动 “种养加销研学旅” 发展,以节兴旅;主抓经管模式创新,推行 “五统一分” 模式。

  4. 武陵山镇武陵山村:获评市级巴渝和美乡村先行村等。依托生态资源,做强 “高山避暑经济”。“党建引领”,开办工作室解决问题;“生态宜居”,整治庭院,提升绿化,垃圾处理率高;“产业兴旺”,形成鲜食糯玉米等主导产业,发展特色水果和露营基地;“乡村治理”,推进清廉村居建设,推广 “积分制”“清单制”。

  5. 马武镇文观村:荣获市级新型农民新村示范村等。以党建引领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抓环境提升,硬化道路,完善设施;抓 “三治” 融合,完善自治,法治宣讲,开展文明活动;抓特色产业,实行 “龙头企业 + 合作社 + 基地 + 大户(农户)” 模式,发展多种产业,“小敏农场” 成农文旅新地标。

  6. 珍溪镇东桥村:荣获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等。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特色农业领发展,作为产业园核心村,引入企业,发展榨菜、柑橘种植,打造智慧果园;乡村旅游显成效,开发乡村旅游项目,举办采摘节;文明新风入人心,整治环境,举办活动,丰富村民生活。

  7. 大木镇武陵村: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深挖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促发展,依托景区,注册农家乐,发展新业态,种植特色农产品;完善配套抓建设,建成市场和配送中心,完善基础设施;党建引领提治理,构建三级治理体系,培育示范户,推进移风易俗。

  8. 龙潭镇新乐村:荣获国家级无邪教村等。推进现代蔬菜产业,整治人居环境。产业兴村,引进公司,打造蔬菜公园,2024 年人均收入 2.6 万元,村集体收入 121 万元;生态靓村,动员村民整治环境,打造特色庭院;治理和村,党支部组建乡风文明建设队伍,解决群众问题。

  9. 马武镇石朝门村:获评重庆市绿色示范村等。聚焦建设目标,统筹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抓党建,强堡垒,打造党建示范点;融 “三产”,兴产业,做强特色产业基地,打造农文旅样板;保生态,绘新卷,实施 “四化工程”;善治理,促和谐,构建 “三治结合” 体系;赋数智,赢发展,依托 “数字乡村”,发展智慧农业。

  10. 武陵山镇乐道村:获评重庆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等。突出 “五字经” 建设和美乡村。突出 “强”,村党支部制定规划,引领农文旅融合;突出 “富”,创建民宿示范点,发展酒店、民宿和特色农业;突出 “美”,打造田园景观综合体;突出 “和”,建成美术馆和图书馆分馆,开展活动,推进 “四治” 融合;突出 “新”,推进 “移动互联网村” 建设,发展电商和无公害蔬菜种植。

APP更快更便捷